消费和生产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可用于观察产品及服务价格发生上涨(发生通胀)、下跌(该值低于0则代表通缩,若该值下降但仍高于0则代表通货膨胀率减缓)还是维持在原位(由于没有专门的术语形容这一情况,暂且称其为“零通胀”)。
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CPI是从消费者角度考察商品价格的指标,而PPI则是从制造商角度考察产品价格的指标。
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都会把这些数据当作首要参考指标(当然并非唯一指标),因此,它们对一切交易市场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报告中的通胀指标为例,看一下应如何理解并运用它们。
通货膨胀
当物价持续上升或始终高于0%时,即认为发生通货膨胀。浅显易懂的说法就是,物价就像吹气球一样,每年都在不断上涨。
现在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维持较低且稳定的通胀水平,可以给企业以快速调整业务的空间,降低经济滑坡的风险。
央行认为,在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会更乐于贷款购买产品,这样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因此,当通胀率低于2%时,央行会下调利率,将通胀率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反之,一旦通胀率超过3%,央行就会上调利率,鼓励企业将钱存在银行里获取更多利润。
反通货膨胀
如果通胀率过低(但仍然大于0),则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所经历的“失落的十年”现象很可能重现。在那段时间里,日本的通胀率始终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整个国家的经济停滞不前,GDP长期未能实现增长。为消除这一现象,日本银行将利率下调至0%,希望借此鼓励人们减少储蓄,多进行消费。然而事与愿违,在政策出台后,很多企业和个人选择以低利率贷款偿付之前欠下的债务。央行注入的流动性资金中,真正用于消费或企业运营的少之又少。此后的几年里,日本政府相继出台多项货币宽松政策,甚至动用了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杀手锏,也就是央行通过直接购买政府债券或资产担保证券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资金,以进一步下调利率。量化宽松政策的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向市场提供额外资金的注水行为,最终会导致……
恶性通货膨胀
有时,通货膨胀会发展到超出控制的地步,通常称这样的情况为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会高到难以企及的地步。历史上有过多次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魏玛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2000年代中期的津巴布韦都曾发生过恶性通货膨胀。就连美国,在革命战争时期也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多数恶性通货膨胀事件要么因战争而起,要么因冲突事件或民众对当权者管理国家的能力失去信心而引发。毫无疑问,各国央行都会采取本币升值和/或上调利率等一切措施,鼓励储蓄、抑制贷款,避免恶性通货膨胀发生。
通货紧缩
物价下跌时,则称为通货紧缩。如果到街上采访路人对物价下跌的反应,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人应该会觉得这是件好事。谁不希望自己每天都能花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东西呢?不过,制造商首先就不会希望物价下跌。物价下跌也就意味着商品利润空间减小,制造商将不得不想办法缩减制造成本,而这通常会引发裁员。一旦失业人群增加,消费规模就将响应缩减,这会进一步导致制造商利润降低。这就形成了一个自洽的恶性循环,时间越久,状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为避免发生通货紧缩,通常,央行会试图通过下调利率降低贷款门槛,鼓励贷款行为。流动资本的增加可以起到令货币贬值的作用,也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方式人为制造通胀。
零通胀
当利率长期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不变时,即称之为“零通胀”。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零通胀这一概念分外热衷,各国央行都以实现零通胀为终极目标,就连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表达过这一愿望。但那之后日本经历的“失落的十年”让人们意识到,所谓零通胀也就意味着经济缺乏增长动力,自此,零通胀不再受到热捧。因此,在21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维持2%~3%的利率水平对经济最为有利。